家鄉地形環境與產業

白河鎮地形概說   白河境內名山   白河境內溪流  白河境內水庫

農林產業概說  稻米  蕃薯與甘蔗  蓮花  蔬菜花卉水果

白河鎮地形概說

白河鎮位居台南縣之最北端,東以高一二三九公尺的大凍山與嘉義縣大埔鄉、中埔鄉為界,西以林初埤至上茄苳埤的排水溝及頭前溪排水溝與後壁鄉為鄰;北以八掌溪與嘉義水上鄉為界,南以六重溪及桶頭山與東山鄉為鄰.全鎮土地面積共計一二六.四平方公里,人口總計二萬七十多人,如以經緯度來計算,白河鎮的極界分別為:

極東:東經二三度二0分,在大凍山東北方與大埔鄉交接處。

極西:東經二三度二二分,在嘉南大圳西側本協村北方。

極北:北緯一二0度二四分,在往嘉義公路的新嘉嘉橋附近。

極南:北緯一二0度二八分,在水湖南方的鄉鎮界。

  白河鎮原有廿五個里,於民國六十七年,把下角里併入外角里.庄內里,成了廿四里,但外角里仍為全鎮最小的里,最大里為關嶺里,佔全鎮面積廿一%,其次為仙草里.大溪里、崎內里,這四個大里,均在本鎮東側山區,總面積約佔全鎮的一半,所以白河鎮可以約略的說,一半是山一半是平原。

白河境內名山

  東半部山區,地理上是屬於竹崎丘陵的南段,大部份標高在200-600公尺之間,坡度不佳,適合林業與出產農作的發展。東部山區以玉枕山最富盛名,海拔六五0公尺,佇立在白河平原東端,壯碩莊嚴,形如玉枕置於翠綠大床之上,一般人俗稱枕頭山,但康熙五十六年的諸羅縣志把它叫做玉案山。

枕頭山北側,有一刀削狀的峰,名曰鏡壁山,海拔高四九六公尺,因往年常崩塌,平地矗起如鏡,故名鏡壁山。

    大凍山在玉忱山之東,是台南縣第一高峰,山勢陡峭,保存不少原生林,山上有一展望點,視野極佳。

 大凍山主峰西北側,有一圓錐狀孤峰藐然挺立,叫雞籠山,山因山形而得名,海拔高八八七公尺。

白河水庫之北側,竹子門農場東側,有二峰,頭前山高二0五公尺,半天寮山高二一0公尺,日治中期以後,這片山區是「台  灣生藥株式會杜」種植「咖啡因」藥草的地方。將軍山,在馬稠後東側,北從土人頭迤邐西南到步兵崗附近,最高處才六十八公尺,光復之後,這裡是陸軍重裝野戰師的訓練場。

境內溪流

        白河鎮的溪流可分為八掌溪、急水溪兩大水系;八掌溪中下游為台南嘉義兩縣界河,出海處在布袋港南側的沙汕,布袋港南方的好美村一帶古稱魍港,是台灣西海岸早期海港,也是早年台海移民的登陸港,另八掌溪古有舟船之利,大商船可開到鹽水的月津,而中小型可開到下茄苳,所以康熙中葉之後的移民,是從魍港登陸換船。可溯八掌溪到蓮潭、詔安厝等地開墾。

   頭前溪乃八掌溪支流,繞經平原北半部,它的源頭在大凍山北面,於北埔附近之雙溪口注入八掌溪,這條不起眼的小溪,卻是頭前溪圳,詔安厝圳及許多埤池的源頭,對白河平地北半部的農田灌溉,貢獻相當大。

  急水溪支流的白水溪,則橫貫平原南部,它的源頭在大凍山,於中山路青葉橋附近注入急水溪。白水溪上游河床多石灰石,溪水呈淡乳白色.,白水溪因而得名,這也是店仔口街後來改名為白河鎮的原因。白水溪是日治時代白水溪別的源頭,灌溉平原南側水田,民國五十四年完工的白河水庫,也是以此溪為水源。

  急水溪的另一條支流是六重溪,它發源自玉枕山,貫穿六溪里各庄社在檨仔坑與北源合流,成為白河與東山界河,在青葉橋與白水溪合流之後,以下河段才是急水溪本流。六重溪在親水公園河域.發現大量的海相化石,證明六重溪在數萬年前地層變動之前,曾是海溝,後來隆起為陸地。

白河境內水庫


鹿寮水庫

    鹿寮水庫原是山與谷相間錯的地方,有很多水鹿出沒,些許鄉人於此開墾,後於日治昭和十四年(民國二十六年)始開築貯水池蓄水,初稱鹿寮圳,然後才改稱之為鹿寮溪水庫,簡稱鹿寮水庫。
鹿寮水庫位於崎內里的東北方,與芎蕉宅息息相關,很多人需要水庫內營生,挖筍伐竹,或其他山林器具,更曾有一段時間,水庫讓此地居民放養魚類,待成熟時再捕販。水庫排水沿頭前溪而下,可供灌溉農地。
    水庫於民國二十六年興建,歷二年,於二十八年完工,總蓄水量積二百六十五萬頓,五十八年來,無疏竣,至今仍能容納水量一百二十萬頓。堤壩長二百七十四公尺,高三十公尺,可於霸堤賞落日美景,而坡面亦遍植草坪,綠草如茵,是觀光遊客至為喜愛的地方。

  水庫興建目的本篇南靖糖廠製糖之用,後因頭前溪水量流至八掌溪後,百姓抽水使用,僅剩十分之一水量,而埋沒管線不台經濟利益,故向曾文水庫於台一公路的運水管線購買用水,因而喪失了原來的使用目的,近來台糖公司有意轉化為觀光功能,納入地方風景特產區,但因諸多限制,目前未允開發.主因乃鹿寮水庫仍位於軍方靶區限定使用範圍內。水庫中有幾株白樺樹,直挺挺與巴西木棉.花開時綠紅相比,亦可坐在阿伯勒崗的椅子上,賞澈淺湖色,或爬上涼亭高處,乘涼亦佳,傍晚時分,可漫步於環湖道路,享受美景

 


白河水庫

  白河水庫是由國人自行建造,於民國五十四年才完工啟用,跟珊瑚潭一樣,是集灌溉、飲用水.工業用水及觀光多目標水庫。白河水庫位於忱頭山北側,緊鄰關子嶺風景區,不過當初興建水庫的主要目地,是為了解決白河平原南部及東山一帶的水荒,因為這個地區不像平原北部,在清朝時代就設有頭前溪川、馬稠後圳灌溉農田,白河地區的雨量本來就不多,又過度集中於夏季的七至九月,致使冬春枯水期間,本地區許多農田淪為看天田,一期稻作無法插秧播種,而位於本地附近的新營糖廠,
紙廠及烏樹林糖場,枯水期間也需水孔急。此外,白河、東山兩鄉鎮因缺乏自來水設備,居民常年飲用河水井水,有礙身體健康。故經濟部於李國鼎部長任內,委託相關單位於民國四十八年完成規劃調查,擇定於白水溪上游,興建白河水庫。

    大壩工程於五十年初動工,歷時三年七個月,於五十四年六月完工白河水庫是一中型水庫,總蓄水量為二五0九立方公尺,大壩為土壩結構,壩寬十二公尺,壩高一一二、五公尺,另有導水隧道及溢洪道,工程艱鉅而壯觀。白河水庫水域頗為寬廣,西側從水庫工作站,東到中埔鄉的三層崎,水域呈不規則的放射分歧狀、掩映放大片青山翠巒之間,如詩如畫,有寧靜飄逸之美。觀賞白河水庫有三個景點,高點是大仙寺往碧雲寺的上坡路段,和興石灰場廠房上方,此地可俯瞰水庫幾近全貌,連同整座仙草埔風光一覽無餘。低點在水庫工作站往白水溪庄路上。此地可看到白水溪進水口虛的大片沼澤草原,以及大群的白鷺鷥棲息地。近點在大壩上方,這裡可近觀水庫波瀾狀闊之美,並遠眺馬稠後及嘉義水上鄉風光。

    水庫工作站往白水溪庄路上,白河水庫有開放觀光,入口在關子嶺公路仙草埔前站,左轉往白水溪教會的怕油路,約八百公尺左轉入水庫管理站,只要三十元清潔費就可入內參觀遊玩,不過目前觀光休閒設施仍然不足,有賴相關單位進一步規劃建設,將來與鄰近的大仙嚴、碧雲寺,水火同源及溫泉區各景點連成一氣.則發展遠景看好。不過,近二十年來崎內、三層
崎、關子嶺山區過渡開放。特別是檳榔遍佈山區,對集水區的水土保持工作造成重大傷害,水庫已有中度優氧化現象,值得環保單位及水庫管理單位進一步防範。


上茄苳埤

   上茄苳埤,又稱為永安水庫,伍在白河鎮西北角,即廣安里枋子林與後壁鄉上而苳之間,還包括較小的池塘將軍埤及兩幢佛教寺院一普陀寺與龍若寺,一般人又稱這個地區為小南海。

上茄苳埤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,利用崎內埤收集內崎內、三層崎一帶山區的雨水,再把崎內埤餘水藉水路流經林初埤、頭仔埤、將軍埤而進入上茄苳埤貯存起來,供缺水期農田灌溉之用。日治時代,經過整修之後併入新營郡水利組合,由於上茄埤沒有獨立而穩定的水源,光復初年曾改由烏山頭水庫供水,等到民國六十三年,曾文水庫興建完成之後,有嘉南大圳水路與之互相聯絡,而併入嘉南農田水利會併用水源系統中。上茄苳埤在普陀寺附近的埤岸淺崗,竹天古樹垂蔭,又有庭園花木之美,在普陀樹前垂釣泛舟,別有一番詩意閒情,可惜因為農田過度使用農藥及化學肥料,致使埤水優氧化嚴重,是美中不足之處。

 以上資料摘自白河鎮志

 

白河鎮農林產業概說

  白河鎮是台南縣典型的農業鄉鎮,轄內山區與平野各佔一半,農地面積六、一四二公頃,估全縣農地面積的六、二%,農業人口戶數為三九七五戶(其中自耕農三一四大戶,半自耕農八二九戶),人口數為一四、八六四人,約佔白河鎮總人口的四十%。白河鎮東方有急水溪與東山鄉相望,北隔丘陵及八掌溪與嘉義水上鄉銜接。南北長十公里,東西寬十五公里,地勢東西多山向西南傾斜,全境農地面積旱作與水耕面積各佔一半。拓墾初期以稻米、甘薯為主要作物。

民國七十年以後,高經濟作物蓮花耕植面積約二百五十公頃,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。蓮花具有食用、藥用和觀賞等價值故近年發展頗速,成為本鎮名聞全台的特產。

  本鎮水源豐沛,北有發源於關子嶺大凍山的白水溪,南有發源於中埔鄉三層崎而注入八掌溪的頭前溪,兩條河川橫貫白河平原,成為白河地區農田的主要水源。依據地方志記載,清康熙四十四年起,即有諸羅知縣周鍾暄以捐穀方式,協助庄民籌建水圳或埤池。約一三0年前,即清咸豐年間,叉有地方豪強吳志高領頭興建馬稠後圳、白水溪圳及崎內埤,此外尚有埤子頭埤、蓮埔埤、林初埤、頂埤、上茄苳埤等埤牠的挖築,與頭前溪圳連結,並貯留餘水作補助水源。到了日

治時代,日本官方以前清時代水利建設為基礎,繼續致力為農田水利建設,並且在明治四0年(一九0七年))起,將鋼筋水泥應用於水利工程,促成台灣農田水利的現代化。

  光復後,國民政府接管日本人的水利組合,經改組多次後,形成「嘉南農田水利會」,民國五十年,白河水庫動工興建,庫址位於白水溪上游河谷,於民國五十四年竣工啟用,為灌溉、觀光、飲用水、工業用水等多功能目標的水庫。近年水庫泥沙沈積嚴重,蓄水量大不如前,但仍維持灌溉本鎮雙期稻作共約為一o一七公頃。

 本鎮在水利初興時代,農作以稻米,甘薯等主食作物為主。稻作分為水稻和旱稻(陸稻)。但大半為一期稻作,故採稱與甘薯輪種。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種稻,九至十月收成。十一月至十二月間改種甘薯,次年四月收成。稻米產量雖豐,仍不敷逐年增加的人口食用,農民以米販售求利,吃米成為富貴人家的特權。甘薯屬於旋花科蔓莖植物,易栽培,產量大,故成為一般農民的主食。

本鎮馬稠後地區為稻米產地,明治末年日本政府以蓬萊米在本區試種成功,才推廣到全台各地,是故日治中期即有「台灣米靠台南州,台南州靠新營郡,新營郡靠白河庄,白河庄靠馬稠後」的俗諺流傳於市,馬稠後地區農民至今仍引以為傲。

    大排竹是本鎮最早開發的村庄,明鄭時期,移民即溯急水溪、八掌溪移墾至此。本鎮舊名店仔口,於嘉慶初年逐漸形成市集,出產市即由此而來。西勢衝繁榮之時,納西勢街為出產市,中街為魚肉蔬菜市,廟口為著葉市與雜穀市,是為農產山產集散之地。 

大正初年時期,農產除了稻作,甘薯以外,因日本政府積極推廣製糖業,甘蔗產量躍升為嘉南平原主要經濟作物之一。本鎮甘蔗主產地在秀祐里、崁頭里地區。其他果實類,如椪柑、文旦、斗柚、龍眼、怖、樣子等,產量也很豐富。

山產則以關子嶺的竹林、生筍取勝。木材、木炭亦有生產。龍眼、蜂蜜、檳榔等森林副產品,增加山居農民不少收益。山產另一類特殊產物為「可卡因」。日治中期,日人為應付未來戰爭需要,乃選本鎮山區坡地種植。可卡因樹高數尺,為麻醉藥材,種植於本鎮崎內里、汗頭里地區,吸引新竹、苗栗一帶客家人,移民至此,為日人種植採收可卡因,為當年本地山區一大特色。

  樹薯多種植於平野旱地或坡度不高山坡地。日人設有新興澱粉工廠,生產樹薯粉。另藕薯是製造太白粉原料,如樹薯一樣產於崎內里各處坡地。其它諸如:汴頭里、大竹里、關嶺里、仙草里、大溪里一帶皆有局部生產。

    香蕉生產多集中於水湖、南寮、六溪一帶。質與量皆以水湖為冠。當時水湖、大溪等地皆設有香蕉市,日人築輕便鐵路從水湖經檳榔腳、石牌、六重溪、三重溪、石廟、樣仔坑、糞箕湖,經過白河街至後壁寮以火車裝運。香蕉主要輸出日本橫濱、名古屋、東京等大都市。民國三十三年春,輕便鐵路拆除,香蕉生產落後,水湖地區改種甘蔗、樹薯、香蕉等特用作物。

    民國三十九年,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及公地放領政策,使廣大佃農變成自耕農,於是農民生產意願提高,之後水利設施逐漸完備,耕植面積與產量相對增加。日冶時期,平均一甲地約收穀四000台斤,白米約為二八00台斤。光復後,收穀量逐年上升,目前一甲地產值約白米八四00台斤,產米量為過去之三倍。

    民國五十五年前後,本省工商業興起,逐漸取代農業立國的地位。七0年代之後,逐漸開放農產品進口,致使農產品價格大跌,鄉村人口大量流向都市,本鎮人口亦嚴重外流,生產人力驟減,生產意願降低,農業生態由繁華趨於蕭條。至民國七十二年,政府大力推廣精緻農業,蓮花產業開始崛起,注入本鎮農業的新契機。民國八十五年,台南縣文化中心全國文藝季,舉辦「白河蓮花節」,將本鎮蓮花產業推向觀光化,成果斐然。八十六年,由白河鎮公所接辦蓮花節活動,前後歷時二個月,吸引全台十餘萬人來白河參觀,於是蓮花產業成為白河最典型之經濟作物。

 


稻米

  民以食為天,稻米走台灣農民的主食,所以白河鎮的稻作起源很早。明鄭晚期到清治初年,漢系移民於大排竹、馬稠後地區開庄以來,一直都有稻米生產。本鎮西側平原地區大部份為沖積土,土壤肥沃,氣候溫和雨量適中,加上康熙末葉之前,農田水利設備大致已有雛型,為水稻生產提供良好的先決條件。最早的水利設施,於康熙五十四年間在知縣周鍾暄捐穀協助下,已有馬稠後圳的開設,故馬稠後區(今甘宅、草店、內角)早有「白河米倉」之稱。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裡,農民生活的貧窮差距,取決於擁有水田面積多少,望族巨室往往聚族而居,人丁本來就多,在農村尚未機械化之前,人力與獸力(牛)是生產動力所在,隨著耕地面積的增加,農村勞力需求孔急,除了鼓勵同宗子弟多生男丁之外,早年還盛行養長工以事農作,「長工」本地人習稱「做苦勞」,如乾隆年間,過溝林家原本是甘宅魏家的苦勞,木履寮吳家是王家的苦勞,富戶名門擁有水田數十里,乃至百甲之多,因而有能力興建豪宅巨室,是故白河地區至今仍留有多幢九包五、十一句七的豪門大宅院。昭和九年,日本政府為了增加嘉南平原的農業發展,於是仿效桃園大圳前例,成立嘉南大圳水利組合,千轄七郡水利組合,白河鎮隸屬於新營郡水利組合管理,至此水利設施與管理漸趨完善,許多地區水稻從一獲轉為兩獲。在埤圳水利未興之前,因為秋冬為枯水期,一期稻作缺乏水源灌溉能偶而種些雜件蔬菜,其它未設有水利灌溉地區,淪為看天日,碰到老天爺不下雨,水稻便無法生產,或者泰半歉收,農民生活沒有保障。昭和五年之稻作統計,水稻植種面積二八四八甲獲穀三三七,二六一石,陸稻植種面積二七五六甲,獲穀三九四,三二六百,水稻收獲較高於陸稻。但此時之水稻,陸稻之分已不明顯,陸稻植區仍有水圳能及,不過在枯涸期水源不足時,仍須看夭下雨,不似水稻植區水源較為充足而已。

  另外,日治中期;日本政府為了改良稻米品種,增加生產品,乃引進新種「蓬萊米」,先在馬稠後地區試種,結果收成良好,原本每甲稻收4000斤,變成七八千斤,於是逐漸將蓬萊米推廣到全台各地,造成台灣農村一大變革。光復之後,政府接收了嘉南大圳水利組合,經過多次改組,在民國四十八年改為嘉南農田水利會,並在本地設立白河水利工作站,除了繼續以日本時代的水利基礎,修建給水排水圳之外。並在民國五十四年,白河水庫建成啟用,灌溉糞箕湖區六七七公頃(單期作)白水溪灌區一0一七公頃(變期稻作),補充頭前溪灌區一0六四公頃,總計灌溉二七五八公頃,為本鎮農田水利工程最大之建設。

  民國八十二年白河鎮水稻面積為二四二0公頃,雙期作收割時間為六月及十一月,年產一八四六八000公斤,產值為二十七億七仟萬元,產區集中於本鎮西北部平原。稻種為蓬萊米較多,只有少數圓糯米。作物制度分為單期日、雙期日、輪作田三種,

其區別為:

單期田:雜作(甘薯、洋香瓜、蕃茄、蔬菜)-水稻-雜作。

雙旗田:水稻一水稻。

輪作田:(1)雜件-水稻(或甘蔗)-甘蔗

        (2)甘蔗-雜件-水稻-雜件

        (3)水稻-蓮花(約三-四年)-水稻。

    其中以蓮花、水稻輪作方式較為特殊,一般在栽培水稻之後,再植蓮花頗為適合,若無病害則可連作。目前,白河鎮水稻生產面積其三一五0公頃左右,佔所有耕地面積的大一、五%,為白河鎮產量位居第一的農產品,近年,因為農業主管單位鼓勵休耕,以及與蓮花輪作關係,稻米生產量正逐年下降中雙期日輪作田。

 


甘薯、甘蔗

  本鎮甘薯盛產於先民拓墾初期,至民國五十年左右的鼎盛期,長達二百年之久,為本鎮農民主要糧食之一,其重要性僅次於稻米。昭和年間,甘薯耕作面積高達六六九公頃,年產量六五四三七四0斤。甘薯為多用途作物,除為農民主食之外,亦可用以飼豬,故早期農民以甘薯飼豬,成為農家重要副業。民國五十年以後,甘薯逐漸減產,其因素大致有二:

(一)  企業化經營,飼料改用豆餅、豆簽等五穀類,甘薯不再是唯  一的豬食料。

(二)  光復以後因農田水利改善之後,稻產全面雙期作,早期稻與甘薯輪作的情況減少,致甘薯產量頓減。

直至目前,本鎮栽作甘薯面積不到七公頃,比昭和時期的產量少九十八倍,甘薯盛況已大不如當年。

  甘蔗的黃金時代約於民國六、七十年間。清治晚期,竹子門、番仔園已有榨糖的糖廠,到了昭和時期,本鎮甘蔗種植面積約為二七0甲,產量多,但未達鼎盛時期。光復後,政府組織糖業監理委員會,著手組織台灣糖業公司,於本鎮設有白河原料區,海豐原料區,轄內所產甘蔗原料,均繳交烏樹林糖廠製造處理。現在玉豐、詔安地區產蔗,每況愈下,而崁頭里之白河農場,原名坎仔頭農場,日治時代擁有蔗田二三0甲,民國七十二年七月一日,烏樹林農場關場,同日合併為新營總廠,改名為白河農場。目前白河農場約有二一0甲,因南二高用地買穿農場中央,又在此地設收費站,因而減少約二十甲之種蔗面積。另外秀祐里地區亦為甘蔗產地,約有一百多甲。 現在白河鎮庶產面積共約有五00甲,除了白河農場之二一0甲之外,其他大部份分布於秀祐里、河東里、及坎頭里附近,在鎮內農作物產量位居第五。


蓮花

    蓮花為本鎮之經濟特產,產蓮面積約二六五公頃,佔全省蓮花總產量的三分之二。主要產區在本鎮北五里,即大竹里、王豐里、廣安里、詔安里、蓮潭里等地,約佔各里四分之一的農地面積。每年進入蓮花季節,舉目望去盡是荷蓮風光。其他平原各里如甘宅、昇安、竹門、汗頭等地亦有分布,不過種植面積不若北五里之盛。

  白河緊臨北回歸線,高溫多濕,日照充足,自然條件良好,加以水利設備完善,故極適宜蓮花生長,而白河鎮平原地區東側,有廣大山林屏障,減少蓮花最怕的風害。蓮花屬睡蓮科,中國名稱有多種,蓮、荷、芙蓉等統稱蓮花。

    本鎮蓮花為本省唯一之專業栽培區,大致分為四種品種:

一、大賀蓮:本地俗稱大憨蓮,為日本蓮花博士大賀一郎在地底發現千年古蓮子,經過培植成功,轉植於台灣及大陸各地,蓮子為長粒子,以產蓮子為主,故稱為子蓮。此品種亦產蓮藕。

二、建蓮:品種來自福建省,為我們祖先當年渡海來台帶來的品種,故以此為名,本地人俗稱見蓮,實為諧音之誤。蓮子較大賀蓮圓而短,亦為子蓮的一種,亦產蓮藕。

三、石蓮、菜蓮:皆開白色花朵,較易於辨認,兩者皆是產蓮藕的品種,故稱藕蓮。

  本鎮蓮花多採根莖繁殖,於每年三月至四月先行整地施放基肥,灌溉、播種、中耕、除草,施追肥等繁複過程,經二勺三個月,即開始開花,花謝後約二十天,即可採收蓮子。蓮藉以根莖栽植約一二0夭至一五0天,採收期於冬至前後蓮花為多用途植物,除了蓮子蓮藉為席上佳肴以外,蓮蓬蓮心可入藥,竊粉為上等飲品,蓮花可供觀賞等,故蓮花為多用途高經濟作物,可以說全株都是寶。白河究竟何時開始種植,並無正確年限紀錄,不過根據林春水先生撰寫白河鎮誌(約三十五年前)記載當時本地特產,海豐厝的藉粉,蓮埤的菱角已負有聲名,但僅有部份農家種植,並未大量推廣。到民國七十二年左右,李登輝於省主席任內,推行精緻農業政策,在地方政府及農會大力推廣之下,鼓勵農民種植蓮花,原來盡是黃金稻浪的平原,逐漸變為驚紅駭綠的蓮海,為白河鎮帶來前所未有的炫麗耀眼。至此水田間常見蓮田延綿數里,形成白河鎮農村景觀的特徵。

  為了鼓勵蓮農種植蓮花,農會逐年釋出補助金,作為農民種蓮基金,並大力開發蓮花的觀光效能,在極短時間內獲得有力的回響,做為主力的蓮子、藉粉銷售管道暢通,農民信心大增。近年蓮花種植面積最高已達三00公頃。因蓮花採與水稻輪作的方式保持地力的平衡,但費時費力的投資更勝於水稻,降低農民耕殖的意願,故蓮產面積每年均有大幅變化,但仍維持在二00公頃至三00公頃的範圍之內 蓮子產量一公頃約為三000公斤,剝殼後小三000台斤,一斤售價二00元左右,即一公頃蓮子產值約六十萬元。蓮藕一公頃產量約一二000公斤,製成藕粉約為一000台斤,一斤售三五0元左右,即一公頃藕粉產值三五0000元。除此之外,蓮花季所帶來的觀光收益,對於稅收短少的農村而言,亦是一筆可觀的數字。

  蓮藕收成過程繁複而辛苦。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為採收季,製作過程為:挖藕-清洗-切目-過濾-沈澱-刮片-掠晒-包裝至成品上市,至少費時十天以上。由於藕粉具有消涼解暑安神安性的效果,廣為健康取向的現代市場所普通接受。

蓮花產業的崛起,帶動地方繁勞的前途仍被看好。為了蓮產生命的延續,於民國八十五年起,白河鎮農會大力為白河蓮花資訊館催生,終於在八十六年七月三日落成啟用,樹立本省第一座農業專業資訊館的典範。


果品蔬菜與花卉

  白河鎮早於店仔口成街之時,於西勢中街已設有果菜市場,水果及蔬菜產量已很豐盛,當時平原地區除了栽培稻作、甘薯等經濟作物之外,蔬果亦為農民的重要收入之一。果品大都產於山區,為林產之外的另項大宗。其中以椪柑、龍眼、柳橙、文旦柚、斗柚、鳳梨、芒果、香蕉、柿、李等產量較多。蓮霧、木瓜、梨等產量較少。蔬菜大都與稻、甘薯輪作,或另闢較平緩野地耕作,分為根菜類、莖菜類,葉菜類及果菜類四種。根據前白河鎮誌撰稿人林春水先生的實地訪查,日治末年蔬菜為大排竹之特產,而草鞋庄(秀祐里)亦有專業之菜苗栽培,可見當時種植之盛。當時農民往往自給有餘而求售於市,成為市場上重要的集貨來源  花卉為本鎮農業的新起之秀,綠於時代的更迭不同,人類需求方向已較為重視精神享受,花卉在現代生活中漸受重視,目前本鎮花卉產量不算多,但頗具前瞻性,故未來發展仍被看好。

    以同治末年所留下之統計資料,與八十六年度第一期作物統計比較,發現時間歷經數十年,本鎮種植果品種類幾乎相同。但栽種面積和產量都甚有變化。香蕉於日治中期曾盛極一時。由於日人喜嗜香蕉,放大力推廣種植,當時本鎮山區遍野皆是,其中以水湖之質量冠於全鎮,糞箕湖、六重溪、南寮、頭前溪腹地各區都有生產,並均設有香蕉市場;以三日一市,由台灣青果株式會仕人員臨市檢選,分級運銷,一等品運銷日本,二、二等品運銷朝鮮、上海、青島、大連等地,等外品即分銷本島。昭和七年(民國三十二年),因太平洋戰爭正熾,日本軍方需鐵孔急,乃拆除便於運輸出產的輕便鐵路,香蕉產量於焉頓減。戰後,日人撒員回國,千餘年間,日本經濟恢復迅速,仍向台灣採購香蕉,於民國五、六十年間,台灣成為香蕉王國,白河山地很多平野及山園改植香蕉,面積一度廣達七00公頃,為白河鎮香蕉之黃金時代。民國六十五年左右,台灣經濟正值起飛階段,卻爆發旗山香蕉王吳振瑞涉及金碗事件,而印尼,菲律賓蕉業興起,台灣香蕉王國急速沒落,連帶影響白河鎮香蕉作物的生產,至此本鎮香蕉產量遂一蹶不振。 

香蕉沒落以後,本鎮山區改種柑橘類。椪柑、柳橙、文旦、葡萄柚、斗柚等曾有大量種植。民國六十三年,南寮、坪頂等山區的椪柑紅極一時,民國七十三年,關嶺里椪柑栽培面積已達三00公頃,蔚為本鎮椪柑最大產地。民國七十五年以後,政府逐漸開放外國水果進口,台灣果品進入戰國時代而慘遭淘汰,椪柑遂一度棄產。近幾年,椪柑市場逐漸活躍,果農信心大增,復又大量種植。目前椪柑年產高達一、七匹九、000公斤,質量仍以南寮、坪頂、石牌、大嶺地區為冠。

    龍眼產量在大戰前就很豐碩,根據林春水先生的調查,當時龍眼每年產量有十萬斤之多,大戰期間,日本篇供應軍用柴而大肆砍伐龍眼木,以致產量頤減。目前全鎮栽種面積為五十九公頃。

芒果又名檨仔,原是外來品種,本鎮於日治時即隨處可見,以糞箕湖、構仔林產量最多。民國五十五年前後,年產量達數十萬斤,亦為本鎮之大宗水果。目前鎮內芒果以改良種較多,比本地芒果多一倍,收益也較好。 

荔枝為光復後新興的果品,以白水溪、崎內、虎山、關子嶺產量較豐。目前栽種面積有三五0公頃,總值三百萬元以上,其他果類,如木瓜、楊桃、番石榴、可可椰子等,產量較少。

瓜果類有西瓜、洋香瓜、香瓜三種。洋香瓜產量最大,年產一、七六四,000公斤,香瓜次之,西瓜最少,栽培面積只有二十一公頃。

  蔬菜為人類主食之一,故其發展很早,產源也很豐沛,根據民國八十三年統計,蔬菜收獲面積為一,三七九公頃,產量有一二,八八三公噸。花卉為精緻農產之一,本鎮的自然環境頗適宜栽培,目前以盆植的蘭花,地植的人鶴花、天堂鳥為主。其中以天堂鳥種植面積最大,有十六餘公頃,收量約一九尢、四四0打。蘭花、火鶴花各約0.九公頃,蘭花一期約產一七六、000盆,人鶴花二、三九五打。另外也有苗圃栽培,面積約為二十二公頃,產值為六,七一一,000元,平均每公頃高達三十萬元,平均收益較水果、蔬菜為佳。

  目前本鎮設有合作農場、農產集貨場,共同經營班等集散中心,有利於農產運銷之暢通。合作農場設於南寮,辦理青年共同運銷,社員有八十二人,佔地面積一四0公頃。農品集貨場有五處,竹門場以集筊白筍為主。河東場以洋香瓜為主,關嶺場有兩處,皆集椪柑為主,崎內場則集運各類水果。農產品共同經營班有洋香瓜、花卉、國蘭各一班,為農民自行組織之產銷管道。